今天是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,欢迎光临本站 北京东方传统医学诊所、北京饭店、首都名医 、老中医 、北京名医、中医诊所、中医、北京 网址: dfctyx.com

行业动态

一周消失不见,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2018-2-28    浏览次数:2008    

文章:首都知名中医专家特诊部(sd65229009)

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,好发于秋冬季节,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。以抗病毒药物治疗,能在两周之内缓解。但对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来说,常后遗神经痛,可持续数月,甚至数年不能缓解。

中医学将带状疱疹称为“缠腰火丹”、“蛇串疮”、“缠腰龙”等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称:“缠腰火丹……俗名蛇串疮,有干湿不同,红黄各异,皆如累累珠形。干者……属肝心二经风火,治宜龙胆泻肝汤;湿者……属脾肺二经湿热,治宜除湿胃苓汤。

一周消失不见,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
在临床实践中,特诊部专家张大萍医师根据患者发病前多有情绪变化、精神紧张等特点,宜从肝论治带状疱疹,取得了较好疗效,现介绍如下:

病因病机

根据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前多有情绪变化、精神紧张等诱因,故将本病的发生责之于肝。五志化火,蕴于肝经,木旺克土,生湿生热而成红斑水疱。湿热互结,阻遏气机,灼伤气阴,加之攻伐太过,伤及正气,日久余邪阻络,气血津液不得输布,肌肤经脉失于濡养则麻木疼痛,且日久不愈。因此,带状疱疹在急性期多以湿热邪实阻遏经络为主;在后遗神经痛阶段,多以余邪未清,气虚血瘀为主。

治疗原则

本病急性期皮疹以红斑水疱为主,伴有疼痛,辨证以邪实为主。治疗当以清利肝经湿热为主。此时虽应苦寒清利而攻邪,但若攻伐太过,则正气大伤,邪反不能速去;过用苦寒更易伤及阳气,络脉闭阻,邪气滞留。因此,在疾病之初,应配以疏肝活血止痛药物,以助邪气消散。

老年人或身体虚弱之人多气血不足,略施攻伐即不能胜任,更伤正气。余邪未清,阻于经络,气血津液不得输布,肌肤经脉失于濡养,则麻木疼痛,缠绵日久。因此,在后遗神经痛阶段,我认为应扶助正气,益气活血,行气止痛。

一周消失不见,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
患者实拍

选方用药及辨证要点

急性期

急性期常用方剂:以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化裁。

辨证要点

皮疹赤红 ,周围可见炎性红晕,为热毒蕴于气血之象,常用丹皮、赤芍、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。

心烦,小便不利,加竹叶以清心火,利小便,助邪气随小便而解。

水疱收干结痂,红斑颜色转暗,为血瘀之象,常用丹参、当归以活血化瘀。

后期

后遗神经痛常用药物:柴胡、赤芍、元胡为主。

辨证要点

疼痛剧烈为余邪滞留经脉之象,常用乌蛇、全蝎搜风通络止痛。

疼痛以夜间明显,动则缓解,伴有舌质紫暗者,为经络不通,瘀血内阻之象。

皮疹处以麻木为主,伴有感觉障碍,常为气滞之象,以青陈皮、香附、枳壳行气止痛。

患者倦怠欲寐,疲乏无力,口干引饮,为气阴两伤之象,常用生地、党参、黄芪补气养阴。

伴有胃纳不佳,腹胀食少,舌苔厚腻,为脾失健运,湿热化滞之象,常用厚朴、陈皮、香附行气导滞。

老年患者伴有大便秘结者,为阴虚肠燥之象,以麻仁润燥通便。

一周消失不见,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
患者

病案举例

张某,女性,94岁。初诊日期:2005年10月12日。

主诉:左侧胁肋部红斑水疱伴疼痛1周。

病史:患者1周前与家人生气后,于左侧胁肋部出现片状红斑,其上有小水疱,疼痛难忍,伴灼热感,夜不能寐,伴有口干,口中异味,食纳减少,大便不畅。

检查:左侧胁肋部沿肋间神经分布集簇性红斑水疱,部分水疱已破,周围见炎性红晕,不能触碰。舌质红绛,苔黄腻。

中医诊断:蛇串疮

辨证:肝经湿热,络脉不通

西医诊断:带状疱疹

治法:清热解毒,利湿通络

处方:带状疱疹1号7剂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
皮疹处以黄柏散,香油调敷患处。

一周消失不见,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
治疗后效果

二诊:2005年10月19日。水疱全部干燥结痂,炎性红晕消退,疼痛稍有缓解。舌质仍红,舌苔黄腻有减。余邪未清,继以上法治疗,酌加解毒通络利水之品,使邪有出路。

处方:带状疱疹2号7剂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
三诊:皮疹消退,留有色素沉着。疼痛仅于夜间明显,时有灼热刺痛感,伴有疲倦乏力。食欲渐复,夜间已能入睡。舌质仍红,苔黄。老年气阴不足,湿热邪气耗伤阴液,治宜以养阴益气,活血清热。

处方:带状疱疹3号7剂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
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,食纳转佳,夜间入睡好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[向上]

网站首页

关于我们

专家团队

特约专家

应诊时间

专家讲座

特色门诊
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

医务助手

医务助手

医务助手

咨询电话:
010-65229009

请扫描二维码
打开手机站